中新网广西新闻6月5日电(林浩)6月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韦威助介绍,2023年以来,广西法院坚公正高效审理环境资源案件,依法能动履职,守护好八桂大地的山水之美,服务保障加快推进美丽广西和生态文明强区建设。
广西高院当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23年全区法院环境资源审判白皮书及典型案例。韦威助在会上介绍,为筑牢美丽广西生态屏障,广西法院发挥审判职能,聚焦执法办案主责主业,依法妥善审理环境资源案件,保护国家生态安全和环境公共利益。2023年,共受理环境资源案件12197件,同比下降5.28个百分点,审结10701件,结案率87.73%,同比上升0.85个百分点。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林浩 摄
在审判过程中,广西法院促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司法保障、社会协同、多元共治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格局,服务保障平陆运河等重大项目建设,深化漓江环境资源保护,优化北部湾海域、红树林湿地保护,加强森林、水等资源保护,强化跨域河流、山脉保护。同时,广西法院持续推进环境资源审判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努力构建专门化环境资源审判体系,为环境资源司法提供组织保障。
此外,广西各级法院积极创新生态环境司法修复模式,贺州市八步区法院将“碳汇”赔偿理念引入刑事案件办理,联合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印发《关于在破坏森林资源犯罪案件中适用林业碳汇赔偿机制的工作指引(试行)》。隆林各族自治县、龙胜各族自治县法院联合当地政府设立生态环境修复基地,通过在基地内进行“补植复绿”,常态化推进生态修复工作,实现“异地补植、生态恢复、总体平衡”的司法修复效果。
2024年,广西法院将推进环境资源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用心用力用情守护广西绿水青山,用法律武器、法治力量服务保障加快推进美丽广西和生态文明强区建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