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江苏省太仓市城厢镇党委持续深化“党建+社会治理”实践,以党建为引领、以项目为抓手、以服务为支撑,探索老城区治理新路径,切实提升基层精细化治理水平,打造共建共享、睦邻善治的城厢“幸福里”。
融合式共治,把准党建“主基调”。城厢镇党委深化“小网格·微治理”模式,建强“一网格一支部”红色堡垒,划分471个小网格、1965个微网格,全覆盖成立小区(片区)党支部61个,选聘海棠先锋1200名、小微网格长2000名,推动治理重心向“最小单元”延伸。发挥“微治理党建联盟”优势,通过党建联建、结对共建、公益助建等形式,组建“社区+商圈”“社区+物业”“社区+社会组织”治理共同体,助力党建、治理、服务“三网融合”。统筹居民党员、老娘舅、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等多元“邻聚力”,组建“红枫·海棠先锋队”“红色解忧团”等居民自治队伍、自管小组94个,培育专兼职社会工作者115名,变“被动式”管理为“参与式”治理。
项目化管理,做优特色“品牌链”。城厢镇党委创新打造“厢遇海棠·幸福里”基层治理党建品牌,严选优培城市社区基层党建“书记项目”,以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品牌化服务压紧主体责任、提升服务水平,先后涌现出了幸福家书、社区治理“双心”计划等一批有特色、有成效的优秀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城厢镇党委启动“金厢邻”社区治理项目,对城市社区全面调研,厘清问题、需求、资源“三张清单”,发挥“五社联动”作用为社区搭建治理框架,围绕“一老一小”“一病一残”重特殊群体和物业管理、环境整治等重点领域,探索“乐享银龄”“社区主理人创造营”等精细化治理模式,构建“一社一品”党建品牌矩阵。
发布仪式
精准化服务,画好民生“幸福圈”。城厢镇党委做实做细“党建+服务”功能,实施“海棠花红”先锋阵地“微改造、精提升”行动,优化完善红色驿站、健康诊疗、志愿服务等10项功能,持续完善“1510”党群服务圈。整合物业闲置用房、口袋公园、小区居民聚集点等空间资源,搭建“游园议事亭”“善邻议事厅”等微善治平台,常态化开展居民议事、民主协商活动198次,收集居民意见建议213条,切实解决城中村微改造、停车位划分、充电桩增设等群众“急难愁盼”219件。城厢镇党委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培育孵化七彩艺术团、阳光爱心服务站、老战友调解工作室等社会组织33个,组织开展健康诊疗、文体娱乐、安全宣传等活动350余次,惠及居民3000余人。(苏仓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