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承载着千年的诗意与浪漫。近日,常熟市沙家浜镇红石村组织辖区内儿童开展“‘筝’舞翩然,彩绘春天”春日纸鸢DIY活动,深入领略传统文化的韵味。
活动中,工作人员姚亚英首先向孩子们讲述了风筝的起源和发展史。风筝,在中国北方称“纸鸢”,南方称“鹞子”。纸鸢作为一种古老的风筝,起源于中国,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最早的纸鸢是由竹篾和纸制成,被用于传递信号和军事通讯。随着时间的推移,纸鸢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富有艺术性的传统手工艺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纸鸢还象征着吉祥和幸福,常常被用来庆祝节日和寓意美好的祝福。
接着,姚亚英将制作纸鸢风铃的材料包分发给各位小朋友。孩子们挑选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和颜色,投入到创作中。他们小心翼翼地一笔一画,用自己的创意和色彩勾勒出一份只属于自己的独特纸鸢。
孩子们听着风声、铃声,举着自己的风筝奔跑,看着风筝在空中飞舞,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姚亚英表示:“本次活动将中华传统纸鸢文化与动手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让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拥抱自然、感受春光,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交际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后续我们会继续开展各种手工制作、户外运动等活动,以促进辖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添翼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