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新疆新闻5月7日电(谭凌铃 依合拉木·吾拉木丁)为了帮助辖区居民学法用法,依法维权,近日,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中亚北路街道司法所联合上海路社区开展“聚‘法治微光’ 普法强基在行动”法律宣传活动,从楼院里的小事入手,分享法治故事,传递法治温暖,点亮普法宣传最后一米。
当日下午,中亚北路街道司法所第一堂法治“亮光”小课堂在上海路社区安置小区院落开讲,将法律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
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受伤以及车辆报废,车内货物损坏应该如何赔偿?老旧小区安置房无维修基金,顶层房屋漏水如何解决?老人将房屋过户给子女之后,在子女不同意的情况下,能否买卖房屋?开讲前,上海路社区发动网格员征集了居民反映最强烈的三个问题。
课堂上,经开区(头区)政协委员、法律咨询员、北京炜衡(乌鲁木齐)律师事务所律师黄艳宇运用法律知识和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给现场居民讲解了遇到以上问题的处理方式和法律手段,以及自身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运用法律维权的具体途径。
同时,现场还设置了“法治小盲盒”环节,对居民随机抽取的“微信群辱骂他人是否违法”“快递丢失到底是谁的问题”“朋友合伙做生意应该如何分红”等法律问题,黄艳宇一一进行了详细解答。这些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问题引起了现场群众的共鸣和学法兴趣,纷纷就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同质同类事件寻求解决方法。
安置小区居民王彦清说:“我前两天有一个快递丢失了,找了商家、快递员、快递公司都没有解决,今天参加了这个普法宣传活动,知道了该找谁、怎么处理,等会儿回家我就用今天学到的法律知识解决我快递丢失的问题。”
活动中,司法所工作人员还向居民们发放了民法典宣传册、法律援助手册和经开区(头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便民服务卡,引导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学法用法,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呼吁大家运用新闻、抖音、短视频等途径关注日常法律知识,合理诉求,及时解决纠纷。
据介绍,今后,中亚北路街道司法所将面向不同群体开设法治“亮光”小课堂,如青少年法律课堂、老年人权益保护课堂、劳动维权课堂等,为居民提供清晰、准确的法律指引,照亮他们法律知识的盲区。
该司法所负责人李乐说:“希望通过‘微光行动’,将法律知识普及到每个单元、院落,让居民感受到法律就在身边,使每个人都能成为普法宣传的微小力量,在居民心中种下法律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