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证监会主席换帅,易会满下课,吴清走马上任!
吴主席新官上任三把火,节日不休息,连续数日查处数十桩重大违规的事件,严正大A纲纪。
第一把火,严查会计师事务所
2月9日,中国证监会网站披露了长达1万余字的2024年“1号罚单”——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因财务造假被证监会罚没1783万元,其负责人“限制消费”!
这张罚单释放出了强烈信号,代表了证监会对于那些会计师事务所给不良公司“放水”的行为,绝对零容忍!
第二把火,严查IPO欺诈发行
2月9日,证监会针对上海思尔芯撤销上市申请后,仍对该公司欺诈发行行为重罚1650万!
该案系新《证券法》实施以来,发行人在提交申报材料后、未获注册前,证监会查办的首例欺诈发行案件。
具体情况是上海思尔芯为在科创板上市,2020年虚增营业收入合计1,536.72万元,占当年度营业收入的11.55%,虚增利润总额合计1,246.17万元,占当年度利润总额的118.48%,涉嫌欺诈发行!
对思尔芯处以400万元罚款;对时任思尔芯董事长黄学良,时任思尔芯首席执行官Toshio Nakama分别处以300万元罚款;对时任思尔芯资深副总裁林铠鹏、董秘熊世坤分别处以200万元罚款;对时任思尔芯首席财务官黎雄应处以150万元罚款;对时任思尔芯监事会主席杨录处以100万元罚款。
这一处罚,体现了证监会对于涉嫌存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的,发行人和中介机构即使撤回发行上市申请,也要一查到底的决心。
现在800多家排队上市的公司,有一些也会很慌吧。
不仅如此,以前易主席批准上市的上千家里面,靠弄虚作假蒙混过关的更是骑虎难下,相关保荐券商,审计机构也是惶惶。
第三把火,严查老鼠仓
2月9日,证监会通报了多名从业人员买卖股票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情况。
其中招商证券多名从业人员买卖股票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托刑事追责、行政处罚、行政监管措施、内部问责进行立体化惩戒。
此外,春节期间证监会监管还有一些处罚名单
2月8日证监会就债券发行定价等违规行为对平安证券出具警示函。
2月8日证监会对申万宏源证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
2月9日证监会披露长城证券原副总裁韩飞行政处罚决定书。
2月9日,除夕夜,是中国人传统的阖家团圆的重要节日,证监会连发三道令箭,该罚就罚、该抓就抓,绝不因为是春节就含糊。
图片来源:pixabay
而节后,也是大动作不断。
2月18日-19日,两天时间内,证监会已连开十余场座谈会,吴清亲自带队到券商营业部调研。
透过十余场座谈会以及春节前后证监会的密集发声,资本市场监管的发力方向日渐清晰:
企业方面:IPO全流程严监管,完善退市制度,实现资本市场“出入”动态平衡。
上市公司方面:对包括财务造假、违规减持等在内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严惩不贷,通过上市公司走访等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
金融机构方面:既严惩IPO为虎作伥行为,倒逼中介机构担起压实资本市场“看门人”之责;又完善行业机构监管模式,以提升证券公司、公募基金综合实力;同时采取多方措施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
首先,证监会将倒查IPO企业十年财务数据。尤其是那些短期暴涨的“妖股”、业绩变脸、股价较发行价大跌的上市公司是检查重点;正处于IPO排队阶段、乃至已经撤回材料的企业同样在倒查范围之列。
另外,严把IPO准入门槛的同时完善退市制度,畅通IPO出口,坚决出清不合格上市公司。从根本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增加投资回报的有力措施。
“倒查之下,预计一些‘注水’成分大、长期虚增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企业将会被揪出重罚,相应中介机构估计也难逃处罚”。
此番倒查IPO财务数据,目的之一就是清退劣质企业。这一查,IPO生态链上的利益集团恐怕要瑟瑟发抖了,而2亿股民和7亿基民都会集体欢呼、喝彩。
从2月18日-19日座谈会相关表态来看,证监会表示,对于欺诈发行、系统性造假和配合造假、财务“洗澡”等重点领域,将加强跨部门联合防治、联合执法,更好发挥最高人民检察院驻证监会检察室、公安部证券犯罪侦查局的派驻优势,提高行政刑事衔接效率,提升“零容忍”执法效能,让造假者及其“帮凶”真正痛到不敢再为。
当然,倒查是非常有震慑力的手段,但关键还是要重罚,不能查一下几十万了事。过往,证监会每次都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这本就是对造假行为的助纣为虐。这一次必须抓几个重点出来,让市场回归理性,让市场稳健的发展下去。
A股并不是缺钱,也不是缺好的公司,缺的一是信心,二是信任。并且,很大程度上,市场信心是建立在对监管部门信任的基础上的,也即是建立在对市场公平公正交易的基础上。希望通过金融监管“长牙带刺”的策略,中国资本市场的法治环境和市场生态能够得到进一步优化,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希望雷厉风行的新村长,能够把A股的病连根拔起,让A股的钱,真正帮到需要钱的好公司,这才是A股之幸,也是投资者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