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归纳】高考地理中的生态问题!环境保护类解题思路整理大全
创始人
2024-04-25 20:43:20
0

原标题:【地理归纳】高考地理中的生态问题!环境保护类解题思路整理大全

01水土流失问题

1、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2、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黄土土质疏松黄土高原)。

(2)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3、治理措施:

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

4、治理意义:

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02荒漠化问题

1、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等地)。

2、产生的原因:

因为专注所以专业

优质内容值得传播

推荐转发评论留言

欢迎标注来源转载

(1)自然原因:全球变暖,蒸发旺盛;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鼠害;蝗害。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

3、治理措施:

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

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

4、治理意义:

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

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03干旱缺水问题

1、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

案例:华北地区

2、产生原因:

(1)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

2)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3、治理措施:

南水北调;修建水库;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

拓展:(思考:我国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

04土壤次生盐碱化

1、我国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

2、产生原因:

(1)自然原因:频繁的旱涝气候(黄淮海平原);地形低洼;大气降水少,以灌

溉水源为主。

(2)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渭河平原)

3、治理措施:

引淡淋盐;井排井灌;生物措施;农田覆盖;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

05地面下沉、沿海地区盐渍化

1、我国典型地区:北方广大地区和南方城市

2、产生原因:过度抽取地下水

3、治理措施:控制抽取地下水;实行雨季回灌

06赤潮

1、我国典型地区: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

2、产生原因:

(1)自然原因:气温高;静水;静风;海域相对封闭。

(2)人为原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

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由于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业规模的扩大,严重的污染了养殖水域。

3、治理措施

①喷洒化学药品直接杀死赤潮生物或喷洒絮凝剂,使生物粘在一起,沉降到海底;②通过机械设备把含赤潮海水吸到船上进行过滤,把赤潮生物分离;③用围栏把赤潮发生区域隔离起来,避免扩散。

环境污染

1.水体污染类型成因、危害及防治

类型

水体富营养化

重金属污染

海洋石油污染

含义

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大量进入水体引起的水质恶化现象

各类重金属(汞、镉、铅、铬)等进入水体经动植物生物链逐渐积累造成人畜伤害

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大量石油流失到海洋中造成范围极广的污染现象

生产和生活污水中所含的氮、磷等营养物质

工业生产中含重金属的污水排放和固体垃圾中重金属的淋溶污水

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的石油泄漏

表现

陆地水体:称为“水花(水华)”又称“藻花”。海洋水体:称为“赤潮”

各种重金属引起的人畜病症

海洋上漂浮大量油膜和油块

危害

①水体中植物死亡;②鱼类死亡;③湖泊演变为沼泽

重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放大,最终危害人畜身体健康

①油污染直接导致海洋生物的毛、皮丧失保温性能,或因堵塞呼吸和感觉器官而死亡;②油膜和油块粘住大量鱼卵和幼鱼,阻碍海藻光合作用;③沉降至海底的石油影响海洋底栖动物;④石油氧化分解会消耗溶解氧,间接危害生物

防治措施

预防:①农业生产中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发展生态农业,加强氮磷污染防治;②工业生产中最有效的方法是推行清洁生产治理: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

2.区域水污染原因分析思路:

(1)水体更新速度慢:

(判断依据,看是否有经纬线,分析该区域气候类型及降水;看是否有水流量的标注;看水域类型是否为泉水;是否位于平原地势低平,海水的顶托作用等等)

2.水域空间密闭:

(水体交换少;看图是开阔水域还是密闭水域;看是否有洋流流过)

3.有污染物排放:

(看水域周围是否有污染源,比如城市,耕地,矿业,即工农业存在;位于河流下游)

4.政府部门的作为:

(跨区域的河流或湖泊,一个区域部门治理,其它区域继续排污,区域联动性差)

3. 赤潮成因

(1)温度和降水:一般出现在夏季,春、秋两季也时有发生。(温度高,降水少易于形成赤潮)

(2)风和海流:赤潮的形成、分布、集聚和分散直接受到水体运动的影响,赤潮容易产生于一些港湾就是这个原因。(风小,海流弱易于赤潮的形成)

(3)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不断将大量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农田废水等排人海洋,过度的海产养殖,造成海域的富营养化。

4.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内容

(1)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垃圾中的细微颗粒,随风飘浮,污染大气;堆放垃圾,分解释放有害恶性气体;填埋垃圾,逸出沼气;焚烧垃圾,产生二次污染。

(2)对水环境的影响:

直接倾倒,污染水体、危害生物、缩减水域面积,降低排洪能力;露天堆放和简单填埋,渗滤液污染地表水及地下水;垃圾倾倒海洋,造成海洋污染。

(3)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垃圾中的毒液体渗入土壤,杀害微生物,破坏土壤的腐解能力和土壤结构;有害废弃物成分残留在土壤中,并在动植物体内积蓄,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给人类健康带来极大危害。

(4)占用土地:

堆放垃圾占用一定的土地面积;影响环境卫生,传播疾病;有害废物危害人类健康。

5.固体废弃物的措施

答题思路一定是:根据材料的问题,措施逐条针对原因作答。

罗列几个角度:

(1)建立垃圾回收体系机制,集中处理废弃物。

(2)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3)加大科技研发,推广低成本的原料,减少资源浪费。

(4)对有危害物品进行无害化处理。

特殊:(5)快递绿色包装,金属配件回收利用,政府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6.常见大气污染类型

(1)地方性的大气污染:可吸入颗粒物;

全球性的大气污染:酸雨;臭氧层破坏(氟利昂导致);CO2增加(导致全球变暖)

(2)涉及可吸入颗粒物成因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自然和人为)

降雨;②植被覆盖率;③土地荒漠化状况;④大气运动强烈与否,考虑扩散性;

⑤建筑工地;⑥汽车数量;

(3)可吸入颗粒物危害/影响/后果:(对人,对环境)

影响人体身体健康;利用水气凝结,形成云雾和降水(高空);削弱太阳辐射和阻挡地面辐射,影响气温(高空);影响能见度(近地面)

(4)治理措施:

答题时措施针对原因提出。

企业(加大减排力度)、车辆(推广新能源汽车)、植树(提高植被覆盖率)、煤洁净技术(煤气化、液化)

(5)酸雨原因,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自然和人为):

酸性物质(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的排放,即看是否有工厂,煤化工厂;降雨;地形(比如盆地,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风;汽车数量。

(6)酸雨危害/影响/后果,答题时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①使河、湖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甚至死亡);

②使土壤酸化(影响土壤中微生物活性,使土壤肥力降低,导致农作物减产);

③腐蚀树叶(树木光合作用受阻,影响森林生长,甚至死亡);

④腐蚀石材、钢材、建筑、铁轨、桥梁、文物古迹。

(7)治理大气污染(可吸入颗粒物、酸雨、CO2)的措施:

答题时措施针对原因提出。

①提高能源效率;②开发洁净煤技术;

③开发利用新能源;④利用可再生能源;

⑤控制机动车污染;⑥控制工业污染。

⑦加强政府执法力度。后面遇到别的请补充。

资源利用和保护

1.化石燃料开发利用导致的环境问题:

(1)开采和存放

开采中破坏地表,体现在:露天开采引发滑坡;地下开采导致地面塌陷。

开采后的堆放,占用土地,污染地表水、污染空气。

(2)运输

运输中洒落地面,污染空气、水、土壤。

(3)使用

产生大量CO、粉尘等污染空气;

释放大量CO2,造成全球变暖;

释放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导致酸雨。

2.针对开发中造成的环境问题,采取的对策/措施:

(1)加强对矿产开发的科学管理,合理规划建设堆放场地

(2)对废弃矿坑进行及时回填,对矿区进行复垦

(3)恢复植被综合利用矿渣弃土

(4)利用矿坑发展矿区旅游业

(5)对化石燃料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

(6)进行能源结构改革,尽量少使用煤炭,多使用天然气。

3.世界淡水紧缺解决对策

(1)开源。修筑水库、开渠引水、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海水淡化、人工降雨、跨区域调水(本国、邻国买水)等

(2)节流。废水处理再利用、农业生产中改进灌溉技术、工业生产中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提高水效率。

4.土地退化现象:

土壤侵蚀、过度放牧导致的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土壤盐渍化。其中以土壤侵蚀最为严重。

控制土壤侵蚀采取的措施:

(1)生物措施。造林种草

(2)工程措施。水利工程:修建水库、修引水排水渠;水土保持工程:修梯田、淤地坝。

(3)农牧业措施。提高土壤肥力,适时耕作,等高耕作。

5.秸秆的秸秆综合利用

(1)秸秆还田,提高土壤肥力。

(2)加工成饲料,发展家畜饲养。

(3)作为工业原料,建材原料,用于造纸等。

(4)作为基料,培养食用菌。

(5)制造清洁能源如沼气,提炼酒精。

(6)制作手工艺品。

(7)加大资金投入,提高秸秆利用技术。

(8)加大农业补贴,减轻农民压力。

处理难原因:

(1)秸秆产量大

(2)农业技术落后,秸秆利用成本高,综合利用秸秆需要大量资金与技术投入。

(3)农民环保意识淡泊,违规燃烧接杆。

特殊(4)政府执法不严监管不力,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看材料)

(5)秋收后入冬时间短,农民整地时间段,一烧了之。

生态问题

1.森林的生态效益

森林具有强大的生态效益,能为人类提供各种生态服务,森林尤其是原始森林被大面积砍伐,无疑会影响和破坏森林的生态功能,带来生态灾难。

2. 草场退化

(1)影响草场载畜量的因素:

自然因素:草场所在地的气候类型、地形、水源。

人为因素:草场的管理水平、资金和科技的投入。

比如:欧洲草场载畜量很高,自然原因:欧洲大部分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和湿润,宜多汁牧草的生长;平原广阔地势平坦;人为因素:草场管理水平高。资金投入大,有发达的科技做支撑。

(2)如果问草地退化原因:(要想到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气候;鼠虫害等。

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矿产开发;过度放牧导致牧场超载等。

例:比如西藏牧区退化原因。自然:海拔高,温度低,生态环境脆弱;鼠害虫害严重。人为:不合理的矿产开发;过度放牧导致牧场超载。

(3)常用的治理草地退化的措施:

①实行禁牧、轮牧制度;②采用舍饲养殖;

③加强牧场管理;④建设“草库伦”;⑤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等。

3. 湿地的生态效益及保护

(1)湿地的效益

①生态效益

a.调蓄洪水;b.保护堤岸,防风;c.提供水源,补充地下水;d.降解污染物。

e.维持生物多样性;f.调节气候。

②湿地的经济效益

a.提供丰富的动植物产品;b.提供水源;c.提供矿物资源。(湿地中含有矿砂和盐类等)

d.能源和水运

③社会效益

a.观光和旅游。

b.教育科研价值。(湿地中含有的动植物等资源可以用来做研究)

(2)湿地退化/消失的原因:

① 土壤侵蚀,导致入流泥沙量大增。(要看题里植被是否破坏)

② 环境污染,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湖沼内藻类与水草丛生。(日积月累水体就会逐渐萎缩,所以要看题里是否有工业或者农业作为污染源)

③ 围湖、围海造田(看题中是否有该类现象)

④ 大量引水灌溉、河流的截流改向(看题中是否存在该现象,导致湖沼水量减少,面积萎缩

(3)湿地退化/消失后带来的影响

针对2、湿地的生态功能 做反面回答即是。

(4)湿地的保护:

① 恢复和重建已退化和受损的湿地。

② 建立自然保护区。

③ 退耕还湿。

④ 加强宣传,增强湿地保护意识。

⑤ 工程建设要注意湿地保护。

4.生态环境的保护

(1)生物保护的措施: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人类活动正在加快物种灭绝的速度,生物多样性正在趋减。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主要有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两大措施,具体如下:

① 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系统;

②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适当环境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如建立动、植物园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等;

③ 建立濒危物种种子库,如植物种子库、动物精子库等,以保护遗传资源。

④ 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2)物种消亡的原因(人为/自然)

人为:捕杀、人类活动导致物种生存栖息地减小,等等。

自然:结合题进行具体分析。如迁徙路上缺少湿地等休憩和觅食地,疲劳饥饿致死;食用了被污染的鱼虾。

保护对策:在迁徙路上建设与恢复湿地,使湿地间距小于单日迁徙距离;治理水体污染;严禁猎杀;在迁徙路线上建立观测点,组织志愿者观察保护;做好保护**的宣传工作等。(对策针对原因提出)

(3)生物入侵

原因

(1)自然环境适宜,与原产地差异小;

(2)食物,饵料丰富;

(3)缺乏天敌制约;

(4)当地人不喜食用(例如亚洲鲤鱼);

(5)生物自身繁殖速度快,数量多;

(6)人类对野生动物保护严格。

(7)看材料,例如亚洲鲤鱼入侵,当地水系相通,水生生物生存空间广。

危害

(1)生态负荷严重,生态环境失衡。

(2)挤压本地生物生存空间,降低生物多样性。

(3)看材料(例如丹麦生蚝大量死亡,腐烂变质,引发环境问题)

解决措施

人为捕杀。引入天敌。严格控制引入和放归。加强管理。建立自然保护区。

(4)森林火灾

①原因:温度 湿度 可燃物 风 人类活动

②影响:

【弊】

a.森林面积减少;

b.植被覆盖率下降,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险加大,破坏森林生态系统平衡;

c.严重污染大气环境;水土流失

d.威胁林区人们及消防队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e.生物多样性减少;

f.造成森林(木材)资源的大量损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火灾还会造成大气污染等。

【利】

a.促进森林物种自然更新;

b.控制病虫、鼠害等

③措施

a.种种植不易燃的植物,营造混交林隔离和控制火线蔓延。

b.设置防火隔离带道路防护工程。

c.加强管理,加强火灾预报预警。

d.健全法律法规。

e.增强公民防火环保意识

四、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

我国不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它们的分布、形成及防治措施各不相同,具体如下表所示:

生态问题

主要分布区

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

措施

森林破坏

东北、西南、华南

滥垦、滥伐,超出了森林抚育更新的能力

森林火灾等

封山育林、计划砍伐、采育结合、退耕还林、改变林区经济结构

草原退化

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

过度放牧、垦殖

气候干旱、降水减少

退牧还草、封育草场、舍饲养畜

湿地萎缩

三江低地、湖滨、海滨

环境污染、围湖(海)造田、引水灌溉以及河流的截流改向

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沼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停止围垦、退田还湖

生物多样性锐减

林区、草原、近海海域

人类的狩猎采集、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物种都有一定的寿命

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渔期制度

土壤侵蚀(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东南丘陵

人口稠密、过垦严重

降水季节变化大且多暴雨

退田还林、植树种草、改坡为梯

土地荒漠化

西北、华北半干旱区

过牧严重

降水少、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问题,严禁乱砍滥伐

1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推荐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谭老师讲地理

注:本文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自我们都爱地理、中学地理研究、中学地理课、匠心地理、轻轻松松学地理、高考地理、讲地又讲理、老丁侃地理、星球地理、如此这般学地理等各地理公众号或文中水印等,在此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内容。

顺手点击文末四符

分享收藏在看点赞

这是我们坚持不断

持续不停更新动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国际油价集体上涨,美油4月合约... 原标题:国际油价集体上涨,美油4月合约涨0.84% 每经AI快讯,周五(2月1...
大厂春节放福利!刘强东狂撒年终... 元旦、春节临近,互联网大厂纷纷公布假期和年终奖安排。
OPPP申请数据传输专利,提高... 原标题:OPPP申请数据传输专利,提高数据发送过程的可靠性 金融界2024年3...
媒体人吴玉燕因严重流感不幸去世... 本文转自【新民晚报】; 严重流感, 又夺走一个年轻的生命! 今天(2月15日),《新周刊》公众号发表...
邓超晒自拍心情超好 染红发后颜... 搜狐娱乐讯 10月30日,邓超在社交平台晒出自己的最新自拍,照片里邓超染了红发,状态超好,颜值超高。...
挺进“孤岛”武警官兵连夜架桥抢... 受强降雨影响,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秋子沟乡发生山洪,大杨树沟村附近道路被冲毁,出现42米缺口,导致4...
中石大石油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 原标题:中石大石油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构建“五彩缤纷”体系服务学生 北京青...
国家一级演员陈丽云,被查 据宁夏回族自治区纪委监委驻文化和旅游厅纪检监察组、石嘴山市纪委监委12月6日消息: 宁夏演艺集团有限...
猫砂盆放错位置?小心给猫咪带来... 猫砂盆可以说是每只猫咪私人卫生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你是否注意到猫砂盆的放置位置其实大有讲究?如果放...
法国巴黎圣拉扎尔火车站附近楼房... 当地时间24日,法国巴黎圣拉扎尔火车站附近楼房发生火灾,目前伤亡情况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