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4月15日讯(通讯员 滕菲 钱菁璐 记者 万凌云) 春末初夏来临,又到了蜱虫最活跃的时期。14日晚上八时许,镇江市妇幼保健院(又名镇江四院)儿外科急诊收治一名被蜱虫咬伤的小男孩小宇(化名)。踏青归来,右侧前胸壁多出个“黑点”……啊,不会是传说中的“夺命蜱虫”吧?妈妈惊恐万分,立刻带着孩子赶往镇江四院。
图片来自网络
由于蜱虫进入皮肤较深,拔除存在巨大风险。值班医生询问病史查体后,立刻局麻下行皮肤病损切除术。现场,切除病损做病理检查。切除病损主要防止口器残留,随后给予抗炎止血处理。
镇江四院儿外科朱少伟主任介绍,蜱宿主十分广泛,是人、家畜及野生动物等的体外寄生虫,有吸血习性。一般在4月到10月活跃,不会飞翔跳跃,这就限制了它的活动范围,多生活在森林、灌木丛、开阔的牧场、草原、山地等环境中。同时它也是多种人兽共患病原的贮存宿主,因此一旦被叮咬就可能会传播疾病。
朱少伟说,蜱虫身上携带着新型布尼亚病毒等多种致病细菌和病毒,通过对人体皮肤形成的创口,将病毒带入人体,继而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表现以发热、血小板减少、白细胞降低为主要特征,大多数患者有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和乏力等表现。并且,少数患者病情较重且发展迅速,可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该病死亡率在10%至30%之间。如被蜱虫叮咬不及时处理,危害性不容小觑。”
那么,我们如何预防“夺命蜱虫”呢?朱少伟从专业角度给出建议。首先,应避免在蜱虫滋生的环境中坐卧停留;做好个人防护,将双袖口、双裤脚和领口等处扎紧。外出携带宠物时,特别是在草坪或郊外等地遛狗时要注意,宠物身上是否会有蜱虫。要及时对宠物进行清洁,避免把蜱虫带回家,从而受到叮咬。再者,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
而若已经被蜱虫叮咬,可以立即小心拔掉,但切勿强行拔出和压碎虫体,这样很容易将其头部遗留在创口内,造成更为严重的感染。同时,在叮咬部位的处理上,可以用酒精、煤油、松节油等,涂抹在蜱虫头部,使得蜱虫受到刺激而自行松口。还可以利用石蜡、甘油等覆盖性涂抹,使蜱虫窒息松口。
此外,要尽快到最近的医院,由医生进行专业的处理和进一步检查。这点非常重要。
不过,朱少伟提醒,即使被蜱虫叮咬,大家也不必过于恐慌。“实际上仅有少数的蜱种携带病原体,被咬后若及时处理并早期进行有效的治疗,也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目前,脱离危险的小宇同学,已顺利出院返校。
校对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