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何金蓝
4月11日下午,“走进唱片里的世界 唱片发烧友俱乐部”系列之“时光冲不淡怀旧·岁月不辜负经典”活动在国家大剧院艺术举行。收藏家汪世林捐赠了40张珍贵老唱片,国家大剧院党组副书记刘岚为其颁发了捐赠证书。
收藏家汪世林。图片来源:国家大剧院
都有哪些老唱片?
封面新闻记者注意到,这些黑胶唱片既有经典音乐杰作,也有早期流行乐章。
比如,1951年上海公私合营制造有限公司灌制的首版《歌唱祖国》,1935年出版由安娥作词、任光作曲的《渔光曲》,1975年出版的《红军不怕远征难》,1971年中国唱片公司出版的铜管乐合奏《国歌》。
再比如,哥伦比亚公司出版、姚莉演唱的《玫瑰玫瑰我爱你》,上海百代公司出版、周璇演唱的《月圆花好》《四季歌》,田汉作词、冼星海作曲、盛家伦演唱的《夜半歌声》等。
图片来源:国家大剧院
老唱片能否播放?
记者注意到,活动现场专门设置了此次捐赠的黑胶唱片和古董唱机的展示区。
当这些唱片由1901年美国制造的哥伦比亚喇叭手摇留声机等老设备播放,其悠扬动听的旋律吸引了参观者驻足。一些年轻的音乐爱好者表示,很少有机会近距离接触这些历史悠久的老物件,这次活动让他们对黑胶音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汪世林表示,黑胶唱片不仅是音乐传播的一种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以其独有的物理特性,如模拟录音的温润音质和唱片封面的艺术设计,成为音乐与艺术结合的象征。
图片来源:国家大剧院
观众能否参观?
据了解,此次捐赠的黑胶唱片将由国家大剧院保管,并定期向公众展示。
记者注意到,这并非汪世林首次国家大剧院捐赠老唱片。早在2018年,他就曾捐赠400多张。此外,他2019年还曾向国家博物馆捐赠《国歌》首版样片、《歌唱祖国》等33张唱片。
2008年进入收藏领域的汪世林,藏品包括老黑胶唱片、手摇留声机、电子管收音机、画稿及音乐资料等。曾在国家大剧院、国家博物馆、中国传媒博物馆、中国音乐学院等机构举办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