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讲的主题,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4月7日,午饭后,在遵义市红花岗区海龙镇温泉村的“法治农家小院”里,法治宣讲员胡开禄和村民们端着一杯茶,围坐在一起,开始了每周定期的普法课。
胡开禄拎开杯盖,轻抿一小口,清了清嗓子,随即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和贴近生活的案例,向村民讲解相关法律知识。现场,村民们聚精会神,听得津津有味。
“赌博是违法的,轻则违反治安管理,重则构成赌博罪。”
“家庭暴力是坚决杜绝的。”
......
胡开禄围绕农村常见婚姻家庭纠纷、土地纠纷、邻里纠纷以及老年人赡养等问题进行精准普法宣传,由浅入深阐释相关法律规定。
在普法过程中,他还认真讲解村民关心的法律援助流程,详细解答法律难题。
普法现场
“除了以案释法,还给大家发放了宣传资料,加深了我们对法律法规知识的理解与认识,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氛围。”现场,一村民回答记者说。
“在法治农家小院,我会向大家讲一些法律小常识,用‘拉家常’的方式进行思想疏导,大家积极性都比较高,以后我会坚持开展宣讲,努力增强村民法治观念,化解矛盾纠纷,促进邻里和谐,以法治文化浸润人心、涵养民风、优化乡风。”接受采访时,胡开禄说。
“我学到了很多法律知识,对以后运用法律思维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有很大的帮助。”温泉村村民熊友元说。“现在大家的法治观念逐渐增强,乡风民气大为改观,村里比以前更加文明和谐了!”
据了解,为推动形成“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乡村治理新格局,温泉村以成功创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为契机,在红花岗区司法局海龙司法所指导下,该村依托村公共法律服务室,在公职律师、“法律明白人”、老党员、青年代表等群体中,以个人自荐、群众推荐等形式,选出30余名法治宣讲员,通过以案释法、驻点服务,引导村民积极学法、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让乡村善治行稳致远。
端着一杯清茶,坐到小院,大家品茶香、悟法理、解纷争、享服务。温泉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法治宣讲员定期到“法治宣讲小院”开展宣讲,在大家喝杯“下午茶”的时间调解纠纷,在邻里和谐、乡风文明建设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温泉村以“法治宣讲小院”为载体,紧扣村民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法律问题,通过召开群众会、院坝会、专题讲座以及送法上门等方式开展宪法、民法典的宣传宣讲活动,并以村民活动广场、法治小广场为普法阵地,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法律知识。
乡村治,百姓安。目前,遵义市红花岗区在辖区15个镇(街道)、115个村(社区)以政府购买服务、区司法局派驻等方式,聘任130名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培养的345名“法律明白人”活跃在田间地头、居民楼栋,在“家门口”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推动群众普法学法、弘扬文明新风,助力基层治理。
通讯员 罗晓珊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何永利
编辑 汪韵
二审 程星
三审 田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