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南平42岁的张鹏因脑出血去世,其家人在悲痛之余做出了无偿捐献器官的决定。清明节当天,他捐出一心一肝两肾一肺及一双眼角膜,让5名重症患者重获新生、两名患者重见光明。
昨日(7日),张鹏的爱人卢女士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她在去年12月确诊乳腺癌,如今仍在化疗。丈夫离世太过突然,希望以器官捐献的方式让他的心脏继续跳动,让他的眼睛继续看这个世界,也算延续了他的生命和爱,让他以另一种方式“活着”。
男子突发脑出血被判定脑死亡
42岁的张鹏是家里的顶梁柱,他要照顾患有慢性肾病的父亲和患有乳腺癌的妻子,还要供三个尚未成年的女儿上学。他在快递分拣站工作,收入勉强能维持一家老小的开支。
张鹏的爱人卢女士告诉北青报记者,公公的慢性肾病4年前就进入了尿毒症期,需要透析。三个女儿都还小,老大正在读高二,老二读初二,小女儿刚上四年级。去年12月,她在医院查出浸润性乳腺癌,当即住院做手术,术后至今仍在进行化疗。养家糊口的重担就落到了丈夫的肩上。
家里虽不富裕,但日子也过得温馨,但3月29日晚上,这一切都变了。卢女士还记得,当天张鹏的表现也无异常,当晚她陪小女儿进房间睡觉时,听到张鹏喊她。“他喊他要死了,我跑过去发现他手撑在床边,看起来很痛苦。我随即拨打了120,把他送到医院抢救。”
到医院后,张鹏被诊断出脑干出血。“当时医生跟我说情况很危险。到了凌晨,医生就判定脑干出血量太大,做不了手术了。”4月1日晚,张鹏被判定脑死亡。
捐出全部可捐器官
说到丈夫,卢女士仍忍不住哽咽。卢女士说,自己生病给丈夫带来很大的压力,但他没有任何怨言,一直无微不至地照顾自己。曾经她考虑到家庭经济状况想放弃治疗,但丈夫告诉她就算卖掉房子也要给她治病。“他看到我第一次化疗那么痛苦还哭了。我本来以为我会比他先走,没想到他走得这么突然。哪怕医生已经判定脑死亡,我也希望能有奇迹出现,希望他能活过来。”
卢女士和家人商量后,决定捐出张鹏所有可捐的器官。4月2日中午,在当地红十字会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联合OPO协调员见证下,家属签订了器官捐献同意书。4月4日,在南平市第一医院的手术室里,医生从张鹏的身上摘下了一心一肝两肾一肺及一对眼角膜。这些器官让5名重症患者重获新生、两名患者重见光明。
卢女士告诉北青报记者,她查出乳腺癌后,从治疗过程中体会到了生命的珍贵和活着的意义。丈夫的离世太过突然,但她从医生那边了解到丈夫的器官功能还是好的,可以捐献。“通过这种方式能让他的心脏继续跳动,让他的眼睛继续看这个世界,也算延续了他的生命和爱,让他以另一种方式活着。”
7位获捐者迎来新生
丈夫的离世对卢女士打击很大,她在悲痛之余仍要接受化疗,还要照顾家庭。目前,她刚完成第四次化疗,因为药物反应,她出现脚酸、眼睛痒、失眠等症状,原本化疗后都要靠安眠药入睡,但现在吃安眠药也睡不着了。“现在家里的情况太糟糕了,三个孩子还在上学,我和公公都还要治病,家里也没有收入来源,不知道以后怎么办。”
卢女士介绍,她的医疗费经过医保和保险报销后,前两个月每月要花一万多元,目前情况相对稳定,每月也要花近5000元。
此次器官捐献的协调员吴淑琴告诉北青报记者,张鹏先生捐献的器官给5个器官衰竭的患者带来了新生,帮助两人重见光明,为7个家庭带来了幸福。4月6日,张鹏的遗体火化后,他们帮张鹏的家属申请了红十字会的永生基金救助,并尽力协助家属申请低保,目前正在办理相关手续。“张鹏的爱人卢女士身患乳腺癌,我们也正在帮她申请妇联的两癌救助项目的补助,申请成功后会得到1万元的补助。今后,红十字会也会把张鹏家属优先列为救助对象。”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戴幼卿 实习生 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