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质量是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生命线,也是环境管理的顶梁柱。近年来,昆明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始终对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行为“零容忍”,通过“智慧线上+精准线下”等方式,持续打击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环境违法犯罪行为。
4月初,昆明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对自动在线监控平台巡查时发现,宜良某某能源有限公司自动在线监测数据异常,立即与昆明市生态环境监控中心会商研判分析数据,经过综合分析,昆明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认为该企业可能存在违法行为,随后迅速锁定环境违法问题线索,并与宜良分局执法大队联动,组织执法人员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调查。经现场检查发现,这家公司配套的环境保护设施正在运行,执法人员现场调取公司废气自动检测设备相关参数,发现烟气相关系数A/K值、斜率和烟道截面积等数据被多次修改,同时发现企业在线监控系统二氧化硫全流程指标不合格。
针对现场发现的问题,执法人员立即联系公安机关同步对相关人员调查询问、固定证据、防止涉案人员相互串供、灭失证据和掩盖作案动机等。通过进一步地跟进,目前案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据悉,此次执法工作,拓展了非现场监管手段,充分利用智能监控平台发现问题线索。在此基础上,线下立即行动,优化执法方式,精准、科学办案。依托行刑衔接机制,合力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案件的办理,再次提醒相关重点排污单位,应增强法律意识,加强污染防治主体责任,不能以“托”了之放任第三方公司采取弄虚作假手段逃避监管,自动监测数据切莫“铤而走险,心存侥幸”。
下一步,昆明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将持续组织打击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行为,结合日常监督检查和专项检查等,通过实施智能查重、靶向监管、行刑衔接等多措并举,努力构建“智慧线上+精准线下”执法格局,对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行为“零容忍”,依法严惩。
来源: 都市时报
全媒体记者:李瑞莹
编辑:汤维
审核:王海涛
二审:钟玲
终审:彭德光
上一篇:张孟星,被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