缆绳作业是指船舶在靠离码头、系离浮筒以及带拖轮与解拖轮的过程中的缆绳操作。缆绳打击事故多发生在船舶靠离泊过程中,造成缆绳打击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缆绳受强力崩断后抽打到距离较近的作业人员,或缆绳受力后从缆桩或导向滚轮、导缆钳处脱落或蹦出后弹击距离较近的作业人员。近年来,因缆绳作业导致的人员受伤、落水淹溺等事故时有发生,下面我们通过三个典型缆绳伤人事故案例分析,汲取教训,防范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一
典型事故案例
案例1:
2023年12月8日1719时,江苏籍船舶“A”轮在进行调换拖缆的过程中,随着风浪涌作用下船舶震荡,拖缆受力沿左侧船舷快速滑移,扫击到站在船艉左舷侧主甲板面的船长徐某,致其落水死亡,构成一般等级水上交通事故。
图1.“A”轮船长徐某在指挥调换主拖缆作业
图2.“A”轮船长徐某被推压到船艉左舷
案例2:
2023年7月21日1413时许,宁波籍集装箱船“B”轮在营口港鲅鱼圈港区58#泊位解缆离泊期间,船艏1根倒缆的引缆绳挂住码头防撞垫,导致该船艏倒缆受力并从船艏导缆器导向滚轮上脱出,击中在船艏指挥船舶离泊的大副胸部,大副救治无效死亡,构成一般等级水上交通事故。
案例3:
2022年8月5日1910时许,安徽籍船舶“C”轮在某采砂区,船上二副在船尾解浮筒作业时,被缆绳打伤,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构成一般等级水上交通事故。
二
事故原因分析
一
人为因素
二
环境因素
现场风、浪较大,天气海况恶劣。
三
管理因素
三
相关安全管理建议
1
航运公司进一步完善船舶安全管理制度,增强风险隐患识别,建立船舶关键性操作规范、船舶作业管理制度流程,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2
航运公司对缆绳操作船员定期开展安全培训,提升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缆绳作业时,应安排足够的人手,参与系解缆作业的船员需正确站位,持续观察缆绳状态,留意缆绳的角度和方向,当缆绳意外受力时,应及时采取松放缆绳或躲避到安全区域等应急措施;
3
船舶要加强缆绳的维护保养,对于有划伤、严重磨损、被腐蚀等危险性能较高的缆绳应立即停止使用。同时,禁止对缆绳进行私自改动。
4
船舶对船上缆绳反弹区域进行标识,以警示缆绳作业船员站在安全位置。
本文转载自:航运安全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