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日,『慧保天下』“假期荐读”系列专题聚集新兴风险。生活在变化加速时代的我们,见证了气候变化、技术创新、社会风潮等带来的诸多未曾预料到的“新兴风险”,保险业也由此产生了诸多新兴险种。
何谓“新兴风险”,即难以量化,但可能对保险业产生重大影响的新兴且持续变化的风险。例如,蓬勃发展的科技以及广泛的人工智能应用或带来的被攻击的脆弱性,气候变化逆转、极端天气事件将对财产险产生巨大的理赔影响,新的疾病和发病率模式对寿险和健康险的影响,等等。
其中,有已经有所发展但远远不够的产品,也有正在探索还未形成固定模式的领域。但不可否认,新兴风险或将给保险业带来新的增长。
家财险
又一爆款产品将至?普惠型家财险落地14城,三大创新模式试图复制惠民保奇迹
点击蓝字
查看原文
继爆发式增长、快速全面铺开的惠民保之后,近两年,家财险以其普惠性正在焕发新的生机。自2022年7月成都推出国内首款普惠型家财险后,上海、宁波等数十个城市相继跟上,涌现出多款普惠型家财险产品。
未来,普惠型家财险会成为继“惠民保”之后的另一类爆款产品么?据方正证券测算数据,家财险仍有超千亿元的市场增量空间,其预计家财险到2030年的贡献将超2000亿,占总财产险保费规模的比重有望提升至3%,年复合增长率超20%。
宠物保险
《2023宠物数字化保险白皮书》:6成宠物险投保用户为90后,七成投保人为女性
点击蓝字
查看原文
当前,我国宠物险依托 “宠物经济” 快速增长,宠物保险市场上主要的产品类型已包含医疗险、责任险、意外险,覆盖宠物全生命周期,此外还衍生出宠物托运险、宠物被盗险等产品。
从投保用户看,90后、95后已成为宠物险投保的“主力圈层”,占总投保人群的60%,其中七成投保人为女性。根据蚂蚁保平台数据,2021、2022连续两年宠物保险保单增速维持80%以上,已投保的养宠人人均购买1.2份宠物保险。
保单量增长超22%!韩国宠物保险市场已达288亿韩元
点击蓝字
查看原文
东亚国家中,韩国对于宠物的喜爱具有显著特色,韩国宠物食品、宠物科技等宠物相关产业规模大幅增长,正在成为新的增长产业,宠物医疗保健的需求也在持续增加。本文将其作为观察对象,观察宠物险在新兴市场下的最新洞察。
整体而言,韩国宠物险增长快,但投保率低,与发达国家相比未来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从市场竞争来看,目前韩国宠物保险市场的竞争环境相对良好,其中,非寿险公司将其视为具有增长潜力的市场,并正试图以差异化的承保范围占领市场,纷纷发布不同产品组合。
网络安全险
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的快速发展为核保和理赔处理带来了机遇,但也带来了所有权和相关风险的问题。同时,在数字化成为基础的今天,几乎所有保险购买活动和客户互动都实现了数字化,这为场景式保险解决方案创造了新的机会,但也伴随着风险。
据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发布的《2023年中国网络安全市场与企业竞争力分析报告》,2022年我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约为633亿元,位列全球网络安全市场排名第二。然而,保险规模2023 年才有望突破2亿元的规模,渗透比约为 0.3%。而在海外成熟的网络安全保险市场,该比例接近10%。这两者之间的差距非常悬殊,但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网络安全保险行业研究报告 | FreeBuf咨询洞察
点击蓝字
查看原文
保险源于风险,网络安全保险是网络安全产业和金融服务融合创新。近几年网络安全事件带来重大经济损失的案例不断发生,市场端和政策端加快推进网络安全保险发展。
从全球看,网络安全保险的市场规模在整个保险市场中占比极小,但增长迅速。中国的网络安全保费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但与美国、欧洲市场相比,仍处于起步阶段,是否有长尾效应有待观察。
方滨兴院士:发展网络安全保险产业,构建新型网络安全生态
点击蓝字
查看原文
网络安全保险作为风险转移的重要手段,在转移残余风险、优化资源配置、保障组织财务稳定性和业务连续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总体来看,其能提升企业网络安全风险管理水平、降低网络安全保障社会总成本、构建安全指数为用户安全状态背书、助力企业更好履行社会责任、赋能品牌为安全产品及服务背书。
本篇文章基于“蜜点”的网络安全保险体系重新梳理了网络安全和网络安全保险之间的关系,从投保前的风险评估阶段、承保中的风险控制、出险后的响应与理赔等方面探讨了如何有效应用于网络安全保险服务中。
碳保险
“双碳”目标下中国绿色保险创新发展研究
点击蓝字
查看原文
在我国大力推动社会生产低碳转型的背景下,绿色保险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绿色保险目前处于发展初期,发展速度慢,发展空间大。“双碳”目标的提出,对我国绿色保险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本文分析了我国绿色保险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梳理了发达国家绿色保险发展模式及经验,从国家、行业、保险公司层面提出了其创新发展的政策建议。
董责险
最后再分享一个虽然不是新险种,但由于近年来相关风险明显升高而得到快速发展的险种——董责险。董责险是“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责任保险”的全称,近年来,董责险的市场渗透程度逐渐加深成为一大趋势,尤其是今年频频见诸报端,据统计,2023年共有304家上市公司发布购买董责险的公告信息,其中,今年首次发布购买董责险公告信息的上市公司共计174家。
《中国上市公司董责险市场报告(2024)》发布:2023年174家公司首次购买
点击蓝字
查看原文
从行业来看,制造业公司数量遥遥领先,占比超六成,紧随其后的行业依次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
从地域来看,经济发达的珠三角与长三角上市公司是购买董责险的主力,广东、浙江、江苏、北京、上海的上市公司购买董责险的数量排名前列。
从企业类型来看,2023年购买董责险的上市公司中,民企占据多数,占比近75%,中外合资(含港澳台与境内合资)占比10.5%,国企占比4.6%,外商投资(包括港澳台投资)占比10%。
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董责险费率变化出现转折,呈现出下降趋势,简单平均费率不足千分之七,实际平均费率可能不足千分之五。但2023年A股董责险索赔与潜在索赔明显增多,近八成的受访对象表示已报告索赔或潜在索赔明显增多。
< END >
上一篇:鲜活中国传统文化助燃美国春节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