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近日,菲律宾海警船和补给船再度强闯仁爱礁,中国海警立即派遣4103舰进行干预,成功拦截了菲律宾一艘海警舰。同时,中国另一海警船采取水炮手段,成功将菲方的补给船赶走,确保菲律宾无法侵犯我方领域。
在此过程中,菲律宾海警船撞上了我方的4103海警舰,他们的补给船也在此次摩擦中遭遇了严重损坏,有3名菲律宾人员受伤。
菲律宾为何在这段时间频频制造事端呢?这背后究竟有没有操盘手呢?
早在3月19日,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就对菲律宾进行了正式访问,期间重申《美菲共同防御条约》,暗示菲律宾挑衅中国。
于是在3月23日,菲律宾强闯仁爱礁,中国海警船及时阻拦了菲律宾的越界行为。事后,菲律宾倒打一耙,联合美、日、印、欧等向中国发难。
然而短短一周后,美国再次向菲律宾递出明显的信号。据悉,3月27日,美国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与菲律宾国防部长德尔菲恩·洛伦萨纳通了电话,奥斯汀宣布:美国支持菲律宾维护其主权和管辖范围。
通完电话之后,小马科斯便立即派船闯入仁爱礁,不过这一次,菲律宾仍旧是没有得逞。在被中国海警船击退后,小马科斯开始对中方的防控行动口诛笔伐,他还宣称,菲律宾将展开一系列反制措施。
小马科斯刚撂下狠话,美军“印太司令部”司令阿奎利诺也紧跟其后发声。据美媒报道,最近,阿奎利诺声称如果在南海发生菲律宾士兵或水手遇害的事件,“美菲共同防御条约”中的第五条款将被激活。
根据第五条内容,假如一方签约国遭受武装侵袭,另一方须对此威胁共同安全的情况作出反应。简而言之,就是说,如果菲律宾受到攻击,美国需要动用军事资源提供援助。
事实上,在南海问题上,美国无论是五角大楼还是白宫,一直以来对于“美菲共同防御条约”触发条件采取了模糊立场,没有明确的界定。而阿奎利诺是美国典型的军事“鹰派”人物,他这次态度坚定的声明是否代表了美国的真正立场,还是一个疑问。
阿奎利诺所说的第五条款无疑是美国抛出来的一个“开战条件”,好让他们有理由名正言顺的插手南海事务。
昨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明确声明,以示回应:包括仁爱礁在内的南沙群岛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不容分割。而菲律宾的国界是根据多项国际协议所确定的,这些群岛并不包含在其国界之内。菲律宾反复无故指责中国,目的只是要遮掩它在南海问题上违背诺言、挑起争端的行为事实。
菲方曾经郑重承诺将非法滞留在仁爱礁的“坐滩”军舰移走,但是25年过去,这艘军舰仍然停泊于此,菲律宾亦违反了与中方就妥善处理仁爱礁状况所达成的共识。
早在25年前,菲方就答应不强化已“坐滩”的军舰结构,并许诺会提前告知中国其补给计划。基于人道考量,中国对菲军向“坐滩”军舰输送生活必需品的船只给予了多次临时特许。
尽管如此,菲律宾方面却反复食言,意图搬运建筑物资以稳固并增强其战舰,企图长期控制仁爱礁,这严重违背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菲方倚靠外部力量的援助,背信弃义,不断激化矛盾,正是导致南海地区紧张氛围的根源所在。
我们不能忽略,美国利用菲律宾插手事务,已经是常态。但美国有些自相矛盾,一方面,拜登政府将中国视为"重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希望在全球范围内激发中美对抗,但另一方面,在实际行动中,美国多次强调要加装中美竞争的“护栏",以避免发生军事冲突。
由此可见,美国并不敢正面和中国展开军事较量,只能通过菲律宾这枚棋子,来牵制中国的南海战略。而菲律宾则想利用美国来为其争夺南海利益,但美国是下棋之人,不会成为棋子,再说历任美国总统都不会如此冒险。毕竟在2016年,南海对峙中,美国就曾抛下菲律宾独自离场。
中国维护自身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决心始终是坚定地,任何挑衅行为都将遭到中国的反制。菲律宾贪图小利,与虎谋皮,最终必将遭到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