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本是同林鸟,一方债务双方背?夫妻一方对外借贷,而另一方在保证人处签字,能否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承担共同还款责任?
某银行(贷款人)与王某(借款人)、李某(保证人)签订一份《最高额保证借款合同》,约定:由贷款人在最高贷款本金余额10万余元内,对借款人一次或分次发放贷款……但借款后王某多次逾期,故银行诉至法院,请求判令王某、李某共同归还尚欠款项10万余元及罚息。
该争议焦点在于,夫妻一方对外借贷而另一方在保证人处签字,是否应认定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法院经审理认为,某银行与王某、李某签订的《最高额保证借款合同》,没有违反法律、法规禁止性规定,依法予以保护。某银行依约发放贷款,王某逾期还款已构成违约。
本案债权债务关系形成于王某、李某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李某作为保证人为配偶借款提供连带责任保证,虽然形式上其作为案涉借款的担保人签字,但实质上夫妻一方在保证人处签字既表示知晓了该借款事实,其以保证方式表明对举债有共同意思表示,足以让债权人产生信赖利益,又表达了其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共同承担债务的意思表示,应认定为王某、李某的夫妻共同债务。
故原告主张王某、李某共同归还尚欠借款本金15万元及利息,理由充分,依法予以支持。最终,法院判决王某、李某归还某银行借款本金15万元及利息。判决后,双方当事人均未上诉,该案已判决生效。
在实务中,关于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仍然存在很多争议,尤其是证据的收集和保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规定,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第一千零八十九条规定,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处理该类案件的时候,要保护夫妻双方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还要结合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念,达到化解矛盾,稳定社会的目的。
审判实践中,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认定夫妻共同债务,即夫妻具有借贷的合意、债务发生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借债目的用于共同生活、家庭生活需要或共同生产经营等。
▲ 综合判断借贷合意成立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规定,出借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诉讼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
第十五条第二款规定,被告抗辩借贷行为尚未实际发生并能作出合理说明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借贷金额、款项交付、当事人的经济能力、当地或者当事人之间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当事人财产变动情况以及证人证言等事实和因素,综合判断查证借贷事实是否发生。
如果债务人已婚,要注意对方配偶是否知道借贷事宜。本案中,合同签署时间是王某与李某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李某为王某的债务作担保,虽然在形式上其作为案涉借款的担保人签字,但实质上夫妻一方在保证人处签字,既表示知晓了该借款事实,又表达了其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共同承担债务的意思表示。原告主张作为夫妻共同债务,从保护交易安全的立法原则,法院认定案涉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故夫妻双方应对该笔借款承担共同还款责任。
▲ 夫妻关系存续期间
这里要注意,只要没有领取离婚证,分居也是夫妻关系存续期间。
另外,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至第一千零六十五条有关夫妻共同财产制、分别财产制和债务偿还原则以及有关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的规定,正确处理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对外所负债务问题。
▲ 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类型
不能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的有哪些:
1、夫妻双方约定由个人负担的债务,但以逃避债务为目的的除外。
2、一方未经对方同意,擅自资助与其没有抚养义务的亲朋所负的债务。
3、一方未经对方同意,独自筹资从事经营活动,其收入确未用于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
4、其他应由个人承担的债务。
▲ 夫妻共同债务举证责任
一般来说,谁主张谁举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
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债权人要求夫妻一方承担共同债务的,应当对该笔债务进行举证,证明该笔债务是夫妻共同债务,夫妻一方对该笔债务有偿还义务。
日常生活中,配偶在保证人处签字的情形屡见不鲜。不管是债权人还是债务人,都要对相关法律知识有所了解,避免权益受损。
一方面作为债权人在订立合同阶段,需要签署完备的法律文件,有针对性地收集并保留证据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夫妻共同体也要谨慎地处理个人与家庭的经济纠纷,避免造成复杂的矛盾冲突。
尤其是债权人需要注意,有配偶的债务人借贷目的、用途,以及配偶是否知晓等。
编辑:众众
审核:琪琪
法律审核:小元律师
案件来源:中国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