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不喝酒
喝酒不开车
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然而
不少人存在一种错觉
只有酒后驾驶机动车才算得上酒驾
殊不知
酒后驾驶非机动车也会受到处罚
“醉驾”难道不是机动车驾驶员才有的违法犯罪行为,酒后驾驶非机动车也会受到处罚吗?实际上,酒后驾驶非机动车不一定违法,可一旦骑行人达到醉酒标准,就构成了违法行为。
热问解答
法律法规对“醉酒驾驶非机动车”是如何规定的?
法规明确:不得醉酒驾驶非机动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72条第3项规定,驾驶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自行车,不得醉酒驾驶。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89条规定,对上述违法行为,可以给予警告或罚款50元处罚,非机动车驾驶人拒绝接受罚款处罚的,可以扣留其非机动车。
因此,“醉酒驾驶非机动车”属于法规明确禁止的交通违法行为。
其处罚标准跟机动车醉驾行为有何异同?
跟机动车不同,并非所有的酒后驾驶非机动车行为都构成交通违法,只有达到醉酒驾驶标准,才构成行政违法。
根据法律规定,驾驶人员血液中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属于饮酒驾驶;驾驶人员血液中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属于醉酒驾驶。
也就是说,如果饮酒后驾驶非机动车,而且体内每100ml血液中含有的酒精量大于或等于80mg的,就构成醉酒驾驶非机动车的情形,应当按照规定处罚。如果酒精含量未达到该标准,则不予处罚。
有法律界人士指出,相比酒后驾驶机动车,酒后驾驶非机动车的危险性较小,所以法律规定骑行非机动车人员只有“醉驾”才算违法,而且通常情况下,违法当事人只需承担行政责任。
醉酒驾驶非机动车也可能构成犯罪吗?
大多数情况下,饮酒后驾驶电动自行车等非机动车辆,最多属于违法,不构成犯罪。但需要注意的是,司法实践中,对于电动自行车的认定会从外观、参数等方面综合考量,并不是单纯以“名称”定性。因此,如饮酒或醉酒后驾驶“超标电动自行车”,也可能构成刑事犯罪,需要承担和机动车醉驾一样的法律责任。
早在2013年,上海就有超标电动自行车驾驶人醉驾获刑的案例。当时,金山区检察院办理的一起危险驾驶罪案件中,犯罪嫌疑人黎某酒后驾驶一辆超标电动车,不慎撞上前方一辆轿车。轿车司机报警后,黎某迅速被抓获。民警从其身上闻到浓重的酒气,认为其有酒驾嫌疑,测试后确认黎某血液乙醇含量已达醉酒驾驶标准。但黎某认为其所骑的是电动自行车而非汽车,不构成危险驾驶罪。
是否构成危险驾驶罪的关键,在于其驾驶的车辆是否属于机动车。检察官随即将其所驾驶的电动自行车车送至相关部门鉴定,结果显示,该车的相关标准已超过非机动车标注,达到机动车标准。据此,检察机关以黎某涉嫌危险驾驶罪向法院提起公诉。最终,法院判处其拘役2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
酒驾醉驾
实则是在为生命砍价
请广大市民群众牢记
无论是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
只要饮酒后驾驶
都是违法
酒后驾驶,害人害己
切莫拿自己的生命安全开玩笑!
来源:今日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