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您平时都是吃什么药呀?我们帮您看看。”
“老人家,吃药要记得按照医生嘱咐哦,高血压药和肾病药要分开存放。”
“谢谢你们,我平时老是爱把药弄混,现在医生上门讲了以后,我以后吃药就不会吃乱了。”
今年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月中,这样的对话在铜仁市万山区旺家社区随处可闻,当地的“小青椒”青年志愿者邀请医生上门问诊、科普知识,得到老人们点赞。
铜仁市万山区旺家社区是共青团“为老服务试点社区”之一。社区内部有志愿者队伍2支,成员包括社区网格员、社工、志愿者、在职党员等志愿者30余名,采用“团支部+专业社工+青年志愿者”工作模式,已累计开展为老志愿服务活动20余场次。
和旺家社区一样的试点在全省共有21个,以“孵化社会组织,开展志愿服务”为工作抓手,团省委积极探索共青团为老服务工作机制。
为构建多元化服务力量,团省委组建88支志愿服务突击队,在城镇社区、易扶社区、乡村及敬老院、日间照料中心等常态化开展为老服务,目前已有1万余名志愿者参与。如在思南等6个县,37场乐龄爱老敬老志愿服务活动就陪伴了3600余名子女不在身边的老年人吃团圆饭。志愿者的身影活跃在各地老年人亲情陪伴、生活照料、文体活动等场景。
在组织动员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为老服务上,全省3000名西部计划志愿者被派遣至各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以“一老一小”群体为服务对象,开展教育、医疗、社会治理、青年工作、法律援助等方面的志愿服务。铜仁市大龙开发区西部计划志愿者吴雨彤说:“每次在社区开展完活动,看见老人孩子脸上洋溢的笑容会让我的心暖暖,我会继续用行动关心关爱老年人和未成年人。”
在培育专业化服务队伍上,团省委把为老服务纳入“伙伴计划”“青马工程”以及西部计划志愿者、全省青年志愿者骨干培训班等培训内容,目前已为4780余名志愿者进行专业培训。
志愿服务项目是开展好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抓手。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乐养老服务团队的“乐龄相伴”关爱乡村老人时光公益服务项目,就以农村空巢老人为重点服务对象,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建设老年照护、康复理疗等7支专业服务队,为项目实施提供人力、人才的基础保证,围绕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服务。该项目在2023年10月举办的省第四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荣获金奖,并荣获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赛铜奖。
在当届大赛中,共有15个为老服务项目参赛,7个项目分别荣获金、银奖,孵化出一系列为老服务品牌。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玉林
编辑 曾书慧
二审 陈毓钊
三审 许邵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