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卫生健康工作“三问三答”
3月27日下午3时,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介绍“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护佑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有关情况。发布会上,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徐斌作为代表,就四川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推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水平和精准对接老百姓健康服务需求三个问题进行了回答分享。
问题1:“万名医护走基层”开展了一年时间,已经成为四川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品牌活动。活动开展的情况如何?
答:去年4月,四川启动“万名医护走基层”志愿服务活动。一年来,全省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近万场,参与专家、志愿者4万余人次,直接惠及群众近200万人,为群众节省看病费用近亿元,更多的常见病、多发病在县域内得到解决。
四川组建了“省总队、市(州)支队、志愿服务团队、志愿服务小分队”四级队伍,省总队、市(州)支队分别达1400余人、1.1万余人。开行“健康中国川渝号”健康列车,依托志愿服务推动人员、技术、服务、管理下沉,促进乡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整体提升;加强对脱贫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对口支援帮扶,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问题2:四川省基层卫生健康工作有哪些特点、难点?四川在推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与水平方面都做了哪些努力,下一步做好基层卫生健康工作的重点是什么?
答:近年来,我们聚焦“一般疾病在市县解决、头疼脑热在乡村解决”目标,推进医疗、医保、医药、医教“四医联动”,加快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
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建设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方案》“两个体系”文件,省卫生健康委与18个市政府签订委市共建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先行市合作协议。城市医院每年选派2000名医务人员下沉县级医院帮扶,县级医院每年选派3000余名医务人员下沉乡村医疗服务。90家县医院纳入国家“千县工程”,45家县医院建成急诊急救“五大中心”,17家县医院建成临床服务“五大中心”,创建社区医院270家。建立“县聘乡用、乡聘村用”人才使用机制。
下一步,四川将深入实施“锻长补短惠民”工程和“县级医院能力提升”“基层服务能力达标”“基层基础设施补短”“基层关键设备升级”四个三年行动。推动行政村卫生室全部纳入医保定点管理,启动“万名基层医生春苗工程”,努力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目标。
问题3:四川在精准对接老百姓健康服务需求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近年来,我们通过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城乡医疗卫生对口支援“传帮带”等举措,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以慢性病管理、互联网诊疗服务、检验检查结果互认等为抓手,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每年统筹选派5000余名专家人才开展对口支援和“组团式”帮扶。每年选派二级以上医疗机构6000余名专科医师加入家庭医生团队,组织全科医生、乡村医生及二三级医院临床医生等11万余人成立家庭医生团队近三万个,纳入慢病管理人员数达900万人。
全省建成互联网医院408家,去年建成省互联网总院,整合接入8家省部级医院开展诊疗服务5万余人次。省内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医疗机构达到1191家,为患者节约费用6.3亿元,2023年全省938家医疗机构与重庆市累计互认151.47万例次,为患者节约费用约1.19亿元。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胡瑰玮 责任编辑 曾书睿 编辑 王小雪
下一篇:走进“中法百姓故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