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关注,每日免费洞察国际热点资讯,建立深度阅读关系!右上角“...”设为星标⭐
韩国媒体日前报道称,韩国KTSSM-I战术导弹系统击败中国火龙300远程火箭炮成功拿下中东大单。而对于这一结果,分析人士反应平淡的称,这项交易的达成本质上就是中美两国企业的追逐,韩国在这其中扮演的角色并不大。至于射程仅为180千米的KTSSM-I战术导弹为何能击败射程290千米的火龙300火箭弹,原因在于这是阿联酋补充美制火箭炮弹药,火龙300无法和美制火箭炮兼容,所以会失利。
而在阿联酋陆军中,火龙300火箭弹的载台SR-5远程火箭炮也在服役。况且,无论买的是谁的弹药,我们也都能盈利。本质上,这个项目就是阿联酋究竟是该补充美制火箭炮弹药还是扩充中国火箭炮弹药库存的选择。
由于中美两国火箭炮进入阿联酋陆军的时间差并不大,所以阿联酋这次选择了补充美制弹药。至于为何不是找美国采购,而偏偏选择了韩国,是因为美国“去工业化”后本土的产能相当有限。加上美国企业为了避免高额税金和高人工成本,所以将产业迁徙到了海外。韩国虽然国土面积小,但却是最适合美国军企在此发育的地方。首先,这里驻扎了2.85万驻韩美军,美军在此有“外交豁免权”,与美国军方有着利益牵扯的美国军工复合体,在此自然也有这项权力。而且韩国的制造业发展的也不错,具备生产能力,同时人工成本和地皮租赁也符合美国企业的利益。
而韩国为了迎合美国在内的海外军企“扎根”韩国,带动韩国经贸和就业岗位,由韩国国防部专门成立了一个对外机构,在洽谈业务时,由国防部部长或总参谋长组成代表团去配合外企游说。
在这套环节下,美国名义上的武器出口额虽然降低了,但企业的利润却是直线上升。以“海马斯”火箭炮为例,一枚火箭弹在美国的成本是15万美元,而在韩国出厂的话,成本则降低到了5万美元。所以,此次阿联酋选择韩国KTSSM-I战术导弹,本质上是美国出面,韩国制造生产的交易。而中国之所以也能获利,是因为美韩无论什么装备,只要是带有先进传感器的,就一定会用到我们的材料和电子元器件。
韩国的制造业和工业虽然在世界上也能排上号,但它本质上就是代工生产,欧美国家不放心交给我们生产的敏感设备和军工武器,都是交由它。但韩国本身并没有像我们这般完善的供应链,所以根本无法绕开对我们的依赖。
俄乌战争爆发后,美国多次催促韩国扩大产能供应乌军战需,直接提高了中韩两国的贸易交易额。在俄乌战场上,虽然西方媒体会报道在弹药残骸中发现了中国设备,但不会去深究,因为这些设备都是他们自己从我们这里进口组装外售的,追根溯源,我们也有说法。
请点击【在看】+【点赞】我们的文章能让您产生共鸣和愉悦,分享给更多的朋友看到。知识在路上,感恩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