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通州世纪星城西社区的李大妈,为杨庄街道办事处送来一封手写的表扬信。4页纸、1000多字,讲述了她在搬入世纪星城西社区7个月来,感受到的温暖和关怀。
老人手写感谢信
李大妈今年78岁,是一位有着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去年9月才搬到世纪星城西社区。刚搬来时,邻居都感觉她的精神状态不太好。原来,老人在2021年接连失去两位至亲,因而情绪十分低落;自身又患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感觉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虽然也有亲属时常来家探望,但失去至亲的打击让老人十分消极。在社区的悉心关怀下,老人渐渐融入了社区生活,精神状态也发生了质的改变。
“那天到了下班的时候,我从办公室出来正好碰上李阿姨,她说想找人帮忙安装洗衣机底座托架。”社工彭鹏说,问了老人的具体地址后,他便叫上同事许德堃随老人一同回家,帮她装好了洗衣机底座托架,并在聊天中了解了老人的基本情况。
李大妈本想付工时费给两人,彭鹏二人却笑着婉拒了老人的好意,并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表示日后有需求可以随时联系自己。从这之后,老人与社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为帮助老人敞开心扉,与街坊邻里建立连接,我们鼓励老人将党组织关系转过来,多参加社区党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社区书记崔彩霞说。2023年11月,老人将党组织关系转到世纪星城西社区,崔彩霞和社区副书记刘丹多次与老人谈心,鼓励她积极参与社区活动。
在日常琐碎小事上,社工们经常为李阿姨“搭把手”,为她送去家人般的温暖。作为包楼社工,彭鹏与李阿姨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只要家里需要帮忙,彭鹏总是第一个赶到。老人家里马桶反味,他上门帮助维修;家里防盗门漏风,他帮着在房门四周贴上防风条;家里没有无线网,他带着老人到距离社区最近的营业厅办理;家里抽油烟机出故障,他帮着拆卸更换……一点一滴的小事,让老人真切感受到了社区大家庭的关心。
社工帮老人在房门四周贴上防风条
“社区几位小同志,为了我家里的小事,跑前跑后的,忙完了连口水都顾不上喝,我心里真的特别感动。”李大妈说。现在,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李大妈都会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春节前夕,社区开展包饺子送福字活动,老人主动请缨,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大家手写春联、福字。闲暇时,她就在家看看书、练练字,陶冶情操,丰富生活。“住在这么一个温暖有爱的社区,有大家这么惦记我帮助我,我必须得更加积极地笑对生活!”李大妈乐观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