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印度制造”的粗制滥造可谓是享誉全球。然而,不靠谱的印度军工却拥有一个忠实的粉丝买家——亚美尼亚。据统计,近年来,这个高加索地区的小国先后耗费数亿元美金,从印度采购了大批印度自研装备。然而,据前亚美尼亚防长阿尔沙克·卡拉佩特扬爆料,这批印度武器装备坑人没商量,质量差故障多,已经瘫痪一年,彻底沦为了“破铜烂铁”。甚至,此前亚美尼亚在“纳卡冲突”中遭遇惨败,这批“印度造”武器也要背锅。
众所周知,因为纳卡地区领土争端的原因,近年来亚美尼亚和邻国阿塞拜疆的关系持续恶化,为了对抗这个强大的对手,亚美尼亚开始疯狂扩充军备,从印度采购大批武器装备打造出一支“印械军”。尤其是亚美尼亚陆军,其装备的印度装备包括“皮纳卡”多管火箭炮、ATAGS牵引火炮、“斯瓦蒂”陆基雷达、机动式反无人机系统、小型反坦克导弹等,总价值高达数亿美元。对于一个小国来说,这算是不小的开销。
甚至,为了长期和印度保持军事采购合作,亚美尼亚还甘心做赔本买卖。以印度出售的“施瓦提”武器定位雷达为例,它主要用于探测炮弹和导弹,其中导弹探测距离可达40公里。这款装备被印度人引以为傲,但和世界主流装备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当初在选择采购时,俄罗斯也有意这份订单,为亚美尼亚推出了售价500万美元的反炮兵雷达。按理说,俄制装备显然要比印度货靠谱,而且印度“施瓦提”武器定位雷达的售价高达1000万美元。万万没有想到,最终亚美尼亚还是耗费4000万美元,引进了四台印度货。
花了大价钱,理应获得应用的效果。然而事实证明,印度货根本难当大任。在2020年的“纳卡冲突”中,亚美尼亚原本指望靠着“施瓦提”大杀四方,然而它却频频掉链子。按照亚美尼亚前线士兵的反馈,这款雷达性能奇差,甚至不能够24小时开机,每天稳定使用的时间不到五小时。与此同时,它的维修保养也非常困难,这是因为“施瓦提”虽然美其名曰是印度国产,但却是DIY作品,大量使用了多个国家的零部件。就连印度自己都无法保证维修,更不用说亚美尼亚了。
然而,花高价当了“冤大头”的亚美尼亚,还是记吃不记打,继续和印度进行军火贸易。甚至,对于印度还没有完全测试完成的武器装备,亚美尼亚也是照买不误。2022年底,亚美尼亚和印度军工企业卡里亚尼达成协议,计划采购36台TC-20卡车炮,组建6个炮兵连。我们知道,最早研发卡车炮的是法国,由于该装备涉及复杂的工艺和技术,目前包括俄罗斯在内,很多军事强国都还在探索阶段。因此,印度在该领域还属于“小学生”,压根没有完全掌握卡车炮技术。而TC-20卡车炮还处于技术完善阶段,尚未通过印度陆军测试就被亚美尼亚提前采购,这也成为一大创举。用这么一款不靠谱的武器装备军队,亚美尼亚炮兵未来的表现可想而知。
到了2024年,亚美尼亚在采购印度武器方面依然十分执着。其中,亚美尼亚计划从印度采购的“阿卡什”地空导弹,其实就是苏联时期“萨姆-6”导弹的改进型,最大射程只有30公里,和我国的红旗-16导弹完全不在一个档次。毫不夸张地说,这款导弹的性能还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的水准。
很多军迷或许会好奇,为什么亚美尼亚心甘情愿成为印度武器的“忠实粉丝”,这和其对俄政策的改变有很大的关系。在过往,亚美尼亚一直和俄罗斯关系密切,也长期引进俄制装备。而在“纳卡冲突”爆发后,亚美尼亚认为俄罗斯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进而全面导向美国,公认叫板俄罗斯。自此,亚美尼亚再也无法获得价廉物美的俄制装备了,而美国等西方国家为了不刺激俄罗斯,也不向亚美尼亚出售先进的武器装备,这就便宜了印度。只能说,靠着一批“印度造”武器,亚美尼亚的大笔美金打了水漂,国防力量也没有得到提升,未来很有可能继续吃更多更大的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