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重要支柱。
近两年来,进贤县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城乡融合发展向更高水平推进,奋力走出一条城市和农村携手并进、互利共赢的发展新路,让进城的人顺心,让留在农村的人舒心。
下足“绣花功夫”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两年前我在这里买了房,那时候配套设施都没跟上,我也一直没有装修。如今医院、学校也都要搬过来,附近的功能设施日益完善,我要加紧装修,争取年底入住。”3月20日,在进贤县凤岭片区,居民刘志明正忙着装修新房,对于这两年凤岭片区的变化,他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城乡功能品质既是反映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文明程度、管理水平的“镜子”,也是支撑地方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要“基底”。对此,进贤县坚持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建管,重点推进凤岭片区产城融合,加快推动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全力打通北三路、贤士二路等城市“内循环”道路,着力增强产业承载力和人口聚集力,带动老城区人口向新城区聚集,努力打造“产城融合、功能齐全、生活舒适”的宜居新城区。
打造新城区的同时,进贤县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统筹推进老旧小区改造、雨污管网改造等提升工程,加强城区市政基础设施维修管护;加快推进老城区企事业单位大楼搬迁工作,加大对城中村、城乡接合部、无物业小区等薄弱环节的治理力度,健全完善常态化创建工作机制,压紧压实网格化责任,切实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
3月20日,记者来到进贤县徐家岭社区中医院老公路段宿舍居民区,一幢幢翻新的楼房、一条条崭新的沥青路、一处处崭新的停车场映入眼帘,不少居民或在小广场上锻炼身体,或在小凉亭里围坐聊天,悠然自得,十分惬意。
居民熊治平告诉记者,在此之前,小区房屋因建设年代较为久远,基础设施老化,没有休闲娱乐场地,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居住环境。“这次不仅对建筑外立面、道路、电、气、地下排水管网、照明等进行了改造,还进行了绿化美化,整个小区实现了‘逆生长’,大家都很满意。”熊治平笑着说。
随着一个个老旧小区焕发“新生”,一个更加宜居宜业的进贤正在逐渐显现,人民群众也更具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年,我们计划投入资金10920万元,对9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改造房屋197栋,改造面积约41.77万平方米,惠及居民4368户,改造项目涵盖建筑外立面、道路、电、气、地下排水管网、照明改造、绿化改造等内容,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美好、更加幸福。”进贤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王谊兵表示。
整治提升后的白圩乡园艺梅家
有力有序推进
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三横三纵的水泥压花小巷道旁,成片油菜花满目金黄;错落有致的乡村别墅,在湖水波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精致;集中连片的白莲、香飘四溢的油茶种植园,彰显出新农村特色产业的勃勃生机……3月20日,记者步入进贤县白圩乡园艺梅家,被一派秀美乡村的好风光所吸引。
“现在是外修‘颜值’、内提‘气质’,大家伙儿都尽情享受着村里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带来的‘福利’。”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胥卿印满脸笑容。据园艺村党支部书记梅继贵介绍,园艺梅家2023年被定为乡村振兴示范村,乡党委政府及村“两委”、村民理事会、乡贤共同谋划布局,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百树景观、生态水系、颐养中心、道路硬化、排水沟、绿化、公厕、户厕改造等,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乡村全面振兴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为此,进贤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农村路域环境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农业特色产业提升行动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抓好共同富裕样板村和乡村振兴示范村“两类村”建设,健全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统筹抓好全域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工作,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努力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进贤县加快农业产业现代化步伐,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多园”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军山湖大闸蟹、黄鳝、生姜、春香柚等特色农业产业,培育富有进贤特色的“军山湖”富硒农业品牌。同时,深入实施“文化活县”战略,依托烟花、李渡酒、大闸蟹等产业特色,大力发展休闲垂钓、健康养生、研学科普等新业态,着力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
日前,在进贤县七里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一场关于春香柚种植技能的培训班正在进行,江西农业大学3名教授现场向60余名春香柚种植户及有意向种植春香柚的村民,讲授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治、采收加工等内容,有效解决大家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据七里乡乡长吴亚峰介绍,今年该乡将着力构建乡村特色产业体系,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持续做强做大春香柚产业,唱响“柚见七里”“柚小七”品牌,发挥各村“柚小七”技术作用,为农户提供种植和管理技术指导,以落实脱贫户“一户一亩”春香柚计划为载体,增强脱贫户自身“造血”能力,推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同时,在扩大种植规模的基础上“接二连三”,引入精深加工、拓展休闲旅游,引导开展水果采摘、休闲垂钓、民俗体验,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业产业附加值,深化三产融合。
华能罗溪光伏发电项目现场
持续打响“保卫战”
守护蓝天碧水净土
“作为一名摄影师,最爱做的事情就是到处去拍摄自然美景。这两年能明显感觉到进贤的山更绿了、水更清了,天也更蓝了,快门一按就是‘大片’。”3月20日,看着眼前的好山好水,正在军山湖畔采风拍摄的摄影师樊哲平向记者分享了自己近年来的所见所感。
这得益于进贤县坚持“生态立县”战略,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持续强化“四尘三烟三气”防治。2023年,进贤县全县PM_2.5平均浓度为26.3ug/m,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6.5%;金溪咀、青岚湖等水环境治理成效显著,3个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县级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良好。此外,该县扎实推进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三里乡等10个乡镇污水处理终端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行。
在进贤县华能罗溪光伏发电项目现场,一排排光伏构件沐浴在春光下,熠熠生辉。施工人员正忙着安装光伏支架。该项目利用养殖鱼塘、坑塘水面等,采用“渔光互补”模式进行综合开发,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殖”发展模式。
“工程建成后,年均上网发电量为1.11亿度,同时每年可以节约标准煤约34000吨,减排二氧化碳约93000吨、二氧化硫约17.89吨、氮氧化物约20吨,能明显改善当地的大气环境,促进节能减排工作,助力进贤县落实‘双碳’政策。”该项目经理赵云云告诉记者。
进贤县将继续坚决抓好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整治,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同时,深入推进湿地资源运营机制创新试点工作,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扎实推进华能清洁能源、东临产融高效光伏组件等项目建设,加快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