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槿夕先生
校园霸凌何时休?
我想这个问题,未来必然会成为法律从业人员持之以恒改变的方向。
自从邯郸初中生被同学杀害之后,此后多个新闻爆出校园霸凌都在拷问我们,央广网下场发声,撕开了整顿校园霸凌的口子。
3月20日,四川冕宁霸凌事件终于有了后续,经过当地警方立案调查,将此事通报:
案件发生在2月13日,王某媛因听说王某丰在背后造谣中伤自己,她就邀请了六名同伴对王某丰进行欺凌,期间还拍下视频,发布到社交平台上。
此事被网友发现之后,引起了大量的关注,由于涉及到校园霸凌,因此大家自发站出来维护受害者王某丰。
王某丰家属得知这个情况后,同样站出来为孩子讨回公道,目前姜某被刑事拘留,另外5人被送往教育矫治机构进行矫治,因为他们还未满十六周岁。
目前,王某丰父亲发视频表明态度,他绝对不会和解,会让校园霸凌者付出惨痛的代价。
说实话,上过学的人都应该清楚,校园霸凌的对象,往往就是一些性格懦弱和好说话的孩子,甚至于有可能父母不在身边,导致他们遭遇同龄人欺负之后,没有人给他们撑腰。
在互联网时代,孩子受到网络游戏和猪朋狗友的影响,一旦生活上出现不愉快的事情,都会采取不合时宜的方式去排解内心的不忿。
比如上述提到的四川冕宁霸凌事件,带头人王某媛只是听说王某丰造谣她的事情,就叫来了关系不错的朋友,对王某丰进行霸凌,包括下跪、辱骂和扯头发的行为。
图片上传处理中...
这个画面让正常人看着心里不适,可是王某媛等七人乐在其中,再次让人看到了校园霸凌中的真实画面。
“我们不能再以“个案”“偶发”这样轻描淡写的理由自我安慰了。”
这段时间的校园霸凌多次出现,以这起刑事立案的案例为例,带头人王某媛仅13岁,除了年纪稍大的姜某被刑事拘留,剩余的六人仍然是采取矫治教育。
什么是专门矫治教育?
根据《刑法》第17条规定,专门矫治教育是针对构成犯罪但未达刑事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采取的处分措施。
针对校园霸凌的问题,每一次发生都引发网友的愤怒,在校园的某个角度必然还存在此类案例,它需要家长和学校、惩戒措施的介入,让更多未成年人清楚霸凌他人的严重后果。
如今的小孩,已经不能用以往的放纵去对待,但凡有一个孩子受到校园霸凌,那将会成为他忘不了的痛苦。
湖北襄阳的一位校长站出来发声,“你给别人带来灾难,你必须承担同样的灾难”。
在朱校长看来,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欺负他人的人同样会遭到报应的,还让学生要有抗争精神,别怕霸凌人士。
在多起校园霸凌出现后,很多位专业人士发声:“身份不能成为挡箭牌”,还有央视和众多官媒陆续发文,都在推动整顿未成年暴力的趋势。
随着众多专业人士的加入,大家对法律更加清楚,家长也在开始追问孩子是否受到霸凌。
在这里,结合一些特殊情况,给家长提一个醒,如果孩子突然出现一些情绪低落,不愿意上学的情况就应该及时追问,如果孩子不愿意说清楚,积极向学校和老师反映。
央视网作为权威报道,它指出了学校在制止校园霸凌的重要性,学校作为“裁判方”对霸凌现象的态度,是直接影响到此类情况是否会继续恶化。
针对问题儿童,多次骚扰和欺凌同学的人,应当提醒孩子的家长,由家长进行介入,还可以去申请到专门学校进行特殊教育,不要给善良的孩子添麻烦。
霸凌者是孩子,可是受害者同样是孩子,学校在管理方面,一定要采取更为有效的方式,否则一旦出现霸凌问题,校长和班主任必然是首当其冲的。
除了学校的监管问题,还有家长的介入,在看到很多起霸凌他人的案件,有不少家长都在网上发声,可是有没有一些是不负责任的家长?
霸凌者有不少是深受长辈溺爱,性格霸道,一言不合就要欺负他人,明面上还装出一副好学生的模样,私底下就是校园霸凌的发动者。
因此,家长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孩子犯错之后,监护人承担受害者的民事赔偿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养不教,父之过。”
在网上为受欺负的霸凌者发声的同时,应当以霸凌者为突破口,审视下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可能是霸凌者,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
霸凌行为不是孩子玩玩的笑话,而是对受害者身体和心理上的折磨,学校和家长应当为此承担必要的责任,一个也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