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14
《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CMS COP14)于2024年2月12日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正式开幕,会议将持续至2月17日。作为CMS公约的主要决策论坛,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汇集了各国政府、科学家和利益攸关方,制定保护迁徙物种及其栖息地的战略。
在2月12日CMS COP14会议正式开幕前一天,各国部长和高级官员齐聚一堂,就保护迁徙物种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此次高级别会议旨在加强跨境合作,保护迁徙物种,促进可持续发展。
作为CMS公约的合作伙伴(Partner),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代表团赴乌兹别克斯坦参会,并举办两场边会,主题分别为生态连通性新前景:从政策到实施(New Frontiers for Ecological Connectivity: From Policy to Implementation),迁徙物种与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Migratory Species and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in Our Neighborhood)。绿会代表团现将高级别会议精彩内容进行总结,供感兴趣的读者参考。
首先,在中亚地区,各国官员强调了跨境合作对于保护迁徙物种的重要性。他们提到,中亚国家负有责任确保联合国大会第75/271号决议的实施,该决议首次承认了跨境栖息地和跨境合作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他们还强调了建立跨境保护区的重要性,以保护该地区重要的迁徙路线、飞行路径和繁殖地。
其次,与会者们分享了各自地区保护迁徙物种的经验。来自非洲、亚洲和欧洲的部长和高级官员介绍了各自国家和地区的保护举措,包括建立保护区、保护海龟、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等方面的努力。他们还就气候变化和栖息地破坏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强国际合作,共同保护迁徙物种。
此外,在会议期间,举行了四个重要的签字仪式,其中由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签署了《关于非洲和欧亚迁徙猛禽保护的谅解备忘录》;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签署了《关于乌斯季尔特高原野生动物保护合作备忘录》;CMS公约和阿布扎比环境局签署了承办 CMS阿布扎比办公室的捐赠协议;乌兹别克斯坦、粮食及农业组织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签署了《关于全球环境基金下食品系统、土地利用和恢复影响项目的协议》。这些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各国在保护迁徙物种方面的共识和合作,为未来的合作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最后,与会者们再次强调了保护迁徙物种的紧迫性,并呼吁将承诺转化为行动。他们表示将继续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全球性挑战,以确保迁徙物种得以生存和繁衍。
黑龙江东升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供图:绿会志愿者。©绿会融媒
各国展示了他们在保护迁徙物种方面的努力和承诺,为构建跨国合作的新模式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了积极贡献。
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讲述中国好故事,通过各种国际活动、国际平台发声,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长期以来的重要工作内容。此前,中国绿发会国际部在2022年联合国海洋大会、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国际化学品三公约(即《斯德哥尔摩公约》、《巴塞尔公约》和《鹿特丹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二届和十三届联合国《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CMS)缔约方大会、《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第十四届国际湿地公约(Ramsar Convention)缔约方大会上都曾举办过边会、展览等活动。
文/LYJ 审/YJ 编/angel
长按识别,加入中国绿发会【月捐人计划】
成为为地球、所有物种发声的【绿色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