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单例模式
1.1:饿汉模式
1.2:懒汉模式
2.阻塞式队列
2.1: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2.2:阻塞队列的模拟实现
3.线程池
3.1:标准库中的线程池
3.2:模拟实现线程池
前言:前一篇我们讲了线程不安全的原因以及解决办法,接下来我们将讲多线程案例,进一步来了解线程。
单例模式(单个实例,单个类,只能被创建一个实例。)是校招中最常考的设计模式。而设计模式是什么意思勒?
设计模式:就是针对一些典型的场景,给出一些典型的方案,就想棋谱一样。
class singleton{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new singleton();private singleton()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return instance;}
}
public class ThreadDemo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ingleton s=new singleton();//这里为啥报错了?singleton s1=singleton.getInstance();singleton s2=singleton.getInstance();System.out.println(s1==s2);//这个结果是true为啥了}
}
这个饿汉模式是怎么实现了只能创造一个实例,且实例是唯一的。
1.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new singleton();
static 修饰的成员instance是类属性,相当于这个属性对应的内存空间在类对象中,而在这里类对象又是唯一的实例(是在类加载阶段,就把实例创建出来)这就让这个实例是唯一的。
类加载:运行一个java程序,就需要让java进程能够找到并读取对应的.class文件。就会读取文件内容并解析,构造成类对象,这一系列的过程就是类加载。
2.private singleton(){}:有private 修饰的构造方法是私有的,只能在singleton这个类进行使用,无法进行new 一个对象。
3. 只能调用getInstance 这个 方法来获得instance这个实例对象。所以是s1和s2是指向同一个实例对象。所以返回的true。
class singletonLazy{private static singletonLazy instance=null;public static singletonLazy getInstance(){if(instance==null){instance=new singletonLazy();}return instance;}private singletonLazy(){}
}
public class ThreadDemo2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ingletonLazy s1=singletonLazy.getInstance();singletonLazy s2=singletonLazy.getInstance();System.out.println(s1==s2);}
}
这个懒汉模式,在类加载的时候不创建实例,第一次使用的时候才创建实例。但这个是线程不安全的。那我们要了解一下,为啥是线程不安全的勒?
为啥是线程不安全的?
线程不安全是首次创建实例时,如果在多个线程中同时调用getInstance,就可能导致创建出多个实例。
线程一调用com的时候,instance这个对象是 null,在进行创建instance这个实例的时候,线程二进行com的时候,那时候instance这个对象还是 null,也会进行创建instance这个实例。这样可能导致创建多个实例。
为了解决线程不安全。使用双重if判定。
给instance加上volatile。
阻塞队列是一种特殊的队列,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
当队列满的时候,继续入队列就会阻塞,直到有其他线程从队列中取走元素。
当队列空的时候,继续出队列也会阻塞,直到其他线程往队列中插入元素。
阻塞队列的一个典型应用场景就是 "生产者消费者模型",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开发模型。
优点一:能够让多个服务器之间解耦合。
A 只需要和阻塞队列进行交互,不需要知道B是怎么运行的。哪怕B挂了,出现了问题,跟A也没有什么关系,A和B是陌生人。
B 只需要和阻塞队列进行交互,不需要知道A是怎么运行的,哪怕A挂了,出现了问题,跟B也没有什么关系,B和A是陌生人。
优点二:能过对于请求削峰填谷。
假如未使用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A暴涨=>B暴涨
A作为入口服务器,计算量很轻,请求暴涨,问题不大,但B作为应用服务器,计算量可能很大,需要的系统资源也更多,如果请求更多,需要的资源进一步增加,如果主机的硬件不够,程序就会面临挂的风险。
A请求暴涨=>阻塞队列的请求暴涨。由于阻塞队列没啥计算量,就只是单纯的存个数据,就能抗住更大的压力,而B这边仍然按照原来的速度来消费数据,不会因为A的暴涨而引来暴涨,这样B就被保护的很好,就不会因为这种请求的波动而引起来崩溃。
”削峰“:请求不会一直暴涨下去,而带来的这种峰值也不会持续很久,就一阵,过去就恢复了。
”填谷":当请求很少的时候,B依然按照原来的频率来处理之前积压的数据。
通过循环队列的方式方法来实现。
使用synchronized进行加锁控制。
put插入元素的时候,判定如果队列满了,就进行wait。
take 取出元素的时候,判定如果队列为空,就进行wait。
class BlockingQueue {int[] queue = new int[3];int prev = 0;int tail = 0;int size = 0;Object lock=new Object();//入队列public void put (int value)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判断队列是否为满synchronized (lock) {if (size >= queue.length) {lock.wait();//队列满了,进入阻塞队列}queue[tail] = value;size++;tail++;if (tail >= queue.length) {tail = 0;}//此处唤醒put队列为空的阻塞等待lock.notify();}}public Integer take()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判断队列是否为空synchronized (lock) {if (size == 0) {lock.wait();//队列为空进入阻塞队列}int val = queue[prev];prev++;size--;if (prev >= queue.length) {prev = 0;}lock.notify();//此处唤醒put队列未满的阻塞队列return val;}}
}
public class ThreadDemo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BlockingQueue blockingQueue=new BlockingQueue();//生产者Thread t=new Thread(()->{int num=0;while(true){try {System.out.println("生产了"+num);blockingQueue.put(num);num++;}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Thread t1=new Thread(()->{try {while(true) {int num = blockingQueue.take();System.out.println("消费了" + num);Thread.sleep(30);}}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t.start();t1.start();}
}
标准库里面的阻塞队列
BlockingQueueblockingQueue=new LinkedBlockingQueue<>();
把线程提前创建好,放到线程池中,后面需要用线程,直接从池子取,就不必从系统这边申请。线程用完,也不是还给系统,而是返回池子中,以备下次再用。
创建固定线程数的线程池
ExecutorService pool=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10)
这里10是指定创建10个线程的线程池。
创建线程数目动态增长
ExecutorService pool=Executors.newCachedThreadPool();
创建只包含单个线程的线程池
ExecutorService pool=Executors.newSingleThreadExecutor();
核心操作为submit,江任务加入到线程池中。
使用Worker类描述一个工作线程,使用runable描述一个任务。
使用一个BlockingQueue组织所有的任务。
每一个woker线程要做的事情,不停的从blockqueue中取任务并执行。
指定一个线程池中最大的线程数当当前线程数超过这个最大值时,就不再新增线程。
public class MyThreadPool {//使用一个数据结构来组织一个任务。BlockingDeque deque=new LinkedBlockingDeque<>();static class worker extends Thread {private BlockingDeque deque = null;public worker(BlockingDeque deque) {this.deque = deque;}@Overridepublic void run() {//循环去线程池中拿出任务while (true) {Runnable runnable = null;try {runnable = deque.take();runnable.run();}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创建一个数据结构来组织线程Listworks=new ArrayList<>();
//在构造方法中,就这些线程放到上述的线程池中public MyThreadPool(int n) {for(int i=0;i
总结:
以上就是我总结的多线程案例,若有错误或者有不对的,请各位铁子留言纠错,若感觉不错,请一键三连。